登入即代表同意本網站之隱私權政策聲明會員條款

購物車總計 0 門課程

    Social Practice

    在地實踐

    「重構大學路」計畫團隊
    Oct 29,2019

    鳳梨工作坊 由鳳梨所構成的地方認同與生活

    { 案例簡介 }
    案例名稱:鳳梨工作坊
    服務學系:「重構大學路」計畫團隊

    由於校園周遭植滿鳳梨,本校學生將學校稱為「鳳梨大學」,甚至會穿著印有「鳳梨大學」字樣的T恤,對此符碼有一定程度的認同,然而實際上本校師生對本地的理解十分有限、對鳳梨的認識亦不深。民雄鄉被譽為「鳳梨鄉」,擁有產量豐富、品種多元的鳳梨,具備師傅級的經驗與技術,這裡的氣候、紅壤正提供了鳳梨絕佳的生長環境。知識不僅僅存在於教室、書本、及實驗室中,「鳳梨工作坊」與在地農民合作辦理,希望拉近學校與在地的距離,並讓參與者由多面向深度認識「鳳梨」。

    活動第一日由王御風老師談鳳梨罐頭發展歷史開始,讓學員從較大的文化歷史脈絡認識台灣種植鳳梨的原因,及產業的發展變遷,提供了相當多的史料,介紹起來也十分活潑不沉悶。下午則從文化面轉向農業研究,由嘉義農試所的副研究員官青杉介紹鳳梨的植物特性、開發歷程,不僅讓學員對各品種有基本認識,也了解到民雄的土壤氣候環境、鳳梨種植區域分布。農試所的研究固然重要,但有許多新品種是由農民開發、或雙方相互合作學習的!因此邀請到在地的「阿美鳳梨」帶領學員入田,分享實際的農作知識、以及農產的行銷通路,也讓學習不再只限於教室中,而是實地踏查、觀察與接觸。在徹底認識鳳梨身世後,第二日介紹的是鳳梨的應用。食品加工是一般人所熟悉的應用,但除此之外,鳳梨還能應用做編織、作為醫療生技產品。

    上午由一朵花文創工作室負責人許玓維開場,向學員介紹,對農民而言無用的鳳梨葉片,可以取出纖維做編織,是相當環保的傳統工藝;講師在現場示範如何取纖和捻線,也讓學員現場體驗由葉片取纖,是非常特別的DIY經驗。下午邀請到嘉品生技公司的研發長林一蘋,分享鳳梨酵素相關的研究、原理與產品開發,豐富的醫療用途讓學員大開眼界。最後則是由本校生醫系李政怡老師,帶領學員由科學角度看鳳梨,認識其中養分、其中成分對人體的好處及日常的應用;老師與助理準備了許多小實驗,現場拆解與體驗這些科學性,軟化了看似艱澀的科學課程,兼備知識性及趣味性。

    參與的學員在活動過程中也熱烈參與、不斷提問,活動尾聲皆表示有相當豐富的收穫、解開某些疑惑、或難得有機會走踏週邊環境,這些回饋均肯定了工作坊辦理的初衷與效果。